此卦坤下兌上,卦德坤順兌說,君民相萃也。卦體九五剛中,六二應之,君臣相萃也。又澤上於地,水聚不流,皆有萃聚之義,故名為萃。卦辭備言親親尊尊之義,以明保萃之道也。萃指世運之盛言,上亨字衍文。假,昭假也。大人,指九五言。利見,指上下五爻言。
文王繫萃彖辭曰:當萃之時,必上下各盡其道,而後可以保萃。在上之道,莫大於享親,而有廟者,祖考之所依也。王者於萃時,必假有廟焉。萃一己之精神,以通祖考之精神,而上下左右之間,有洋洋乎若或見之者矣,茲其親親之義矣乎。在下之道,莫大於從王。而大人者,民物之所主也。君子於萃時,必利見大人焉。合萬邦之黎獻,而戴一統之大君。彼此交孚,其亨宜也。然又必萃出於正,不枉道以求合,乃為利耳。茲其尊尊之義矣乎!夫假廟固以交於神也,而禮有未備,神將不歆。故必用大牲,盡志盡物,以表其誠,而所以致神之格者此矣。吉孰加焉!何也?萃則可以備天下之物,時豐則從而豐也。見大人固以致君也,而道有不行,何取輕出?故必有攸往,興事赴功,以竭其力,而所以酬主之知者此矣,利孰甚焉!何也?萃乃可有為之時,時隆則從而隆也。所謂上下各盡其道者如此。蓋世道之萃在人心,而人心之萃在忠孝。用大牲以假廟,孝也;見大人而利往,忠也。人主敎天下以孝,而天下報大君以忠,其理本出於一貫,而其機尤妙於相感。上作而下應,故曰:「孝者,所以事君也。」萃道孰有大於此乎!
【今注】
萬邦之黎獻:萬邦百姓之中的賢者。《書經.益稷》:「萬邦黎獻,共惟帝臣。」朱熹:「獻,賢者也。黎獻者,黎民之賢者。共,同。」「萬邦黎民之賢,孰不感慕興起,而皆有帝臣之願。」
神將不歆:神將不享用。歆,即饗,享用。《說文》:「歆,神食氣也。」
致神之格:致神之至。格,至也。
上一章節
[南宋]俞琰-第45卦?萃卦?卦辭全文詳解
下一章節
[清]傅恒-第45卦?萃卦?卦辭全文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