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上九之才,能撥亂為治也。傾,謂傾而盡去之也。
周公繫否上爻曰:否極有復(fù)泰之勢,陽剛有可為之才,故能拯濟(jì)時艱,闢乾坤於再造,傾其否而盡去之。夫未傾之時為否,既傾之後,則撥亂反治,不且為世道喜乎。
孔子釋上象曰:時非否極,雖陽剛英武之才,不能盡傾其否。惟當(dāng)否之終,則時有可傾之會,而陽剛又有能傾之才。盡人事以挽天運(yùn),正在此時,何可使其長否也。
按:上九與九五,雖皆轉(zhuǎn)否為泰,而有難易之不同。九五休否,當(dāng)否之時,而休之猶似有漸,其為力也難。上九傾否,在否之極,而傾之更無不盡其為力也易。然非大人競競於其亡之戒,豈能有否終之喜。先否後喜,其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者歟。
上一章節(jié)
[南宋]俞琰-第12卦?否卦上九?爻辭詳解
下一章節(jié)
[清]傅恒-第12卦?否卦上九?爻辭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