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為父,泰初九之上,父往矣,考也。坤子來居父之位,父往而其事不正,咎也。有子幹之,考可以無咎矣。厲,危也。子居父位以事之不正,為危厲之道,則變而之正於考,為無咎於己,為終吉,堪任其事者也。故曰有子,然變其事而之正,母乃改父之道乎?曰:柔巽者,子承考之意也。變其事而之正,致其考於無咎者,子幹父之蠱也。巽柔而己陷父於有咎,而不恤焉,豈考之意哉?故以我之意,逆父之意而承之,則變其事可也。變其事者,時有損益,不可盡承,所以從道也。孝子生也,諭父母於道,及其沒也,以意承考,事死如事生之道也,貞事之幹也。幹父之蠱,則初六變而正矣。意者,中心之所欲也,坤為中,巽柔坤也,故曰意。
上一章節
[南宋]楊萬里-第18卦?蠱卦初六?爻辭詳解
下一章節
[北宋]蘇軾-第18卦?蠱卦初六?爻辭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