姤,女壯,勿用取女。
《彖》曰: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
【注】施之於人,即女遇男也。一女而遇五男,為壯至甚,故不可取也。
勿用取女,不可與長(zhǎng)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
【注】匹乃功成也。
剛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
【注】化乃大行也。
姤之時(shí)義大矣哉!
【注】凡言義者,不盡於所見,中有意謂者也。
《象》曰:天下有風(fēng),姤,后以施命誥四方。
初六:擊于金柅,貞吉。有攸往,見兇。羸豕孚蹢躅。
【注】金者堅(jiān)剛之物,柅者制動(dòng)之主,謂九四也。初六處遇之始,以一柔而承五剛,體夫躁質(zhì),得遇而通,散而無主,自縱者也。柔之為物,不可以不牽。臣妾之道,不可以不貞,故必繫于正應(yīng),乃得貞吉也。若不牽于一,而有攸往行,則唯兇是見矣。羸豕,謂牧豕也。群豕之中,豭強(qiáng)而牧弱,故謂之羸豕也。孚,猶務(wù)躁也。夫陰質(zhì)而躁恣者,羸豕特甚焉。言以不貞之陰,失其所牽,其為淫醜,若羸豕之孚,務(wù)蹢躅也。
《象》曰:擊于金柅,柔道牽也。
九二:包有魚,無咎,不利賓。
【注】初陰而窮下,故稱魚。不正之陰,處遇之始,不能逆近者也。初自樂來應(yīng)己之廚,非為犯奪,故無咎也。擅人之物,以為己惠,義所不為,故不利賓也。
《象》曰:包有魚,義不及賓也。
九三:臀無膚,其行次且,厲無大咎。
【注】處下體之極,而二據(jù)於初,不為己乘。居不獲安,行無其應(yīng),不能牽據(jù),以固所處,故曰「臀無膚,其行次且」也。然履得其位,非為妄處,不遇其時(shí),故使危厲。災(zāi)非己招,是以無大咎也。
《象》曰:其行次且,行未牽也。
九四:包無魚,起兇。
【注】二有其魚,故失之也。無民而動(dòng),失應(yīng)而作,是以兇也。
《象》曰:無魚之兇,遠(yuǎn)民也。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隕自天。
【注】杞之為物,生於肥地者也。包瓜為物,繫而不食者也。九五履得尊位,而不遇其應(yīng),得地而不食,含章而未發(fā),不遇其應(yīng),命未流行。然處得其所,體剛居中,志不舍命,不可傾隕,故曰有隕自天也。
《象》曰:九五含章,中正也。有隕自天,志不舍命也。
上九:姤其角,吝,無咎。
【注】進(jìn)之於極,無所復(fù)遇,遇角而已,故曰姤其角也。進(jìn)而無遇,獨(dú)恨而已。不與物爭(zhēng),其道不害,故無兇咎也。
《象》曰:姤其角,上窮吝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