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本坤而乾交之,陰陽之反皆自內出,非由外來而出入云者,以剝復明消息之理也。剝極成坤,陽降而入,坤極而動,陽升而出。入其反也,出其動也,其出其入,羣陰莫能害之,害之之謂疾,言剛反動而得位也。坤為順,剛反,動而得位,以順道而上行,斯復所以亨歟,朋陽之類也。一陽來復而得位,無咎者,以正也。剛動則不累於物,以順行則不違其時,正則和而不同,斯朋來所以無咎也。夫復所以亨者,豈一君子之力哉?譬如舟車,必相濟達,已先則拔之,彼先則推之,然後并心協力,其道大行。故曰復亨,剛反動而以順行,是以出入無疾,朋來無咎。此合坤震兩體、初九之動,以言復亨也。
天道之行,極則來反,往則必復,其復之數自午至子,不過於七。陽生於子,陰生於午,剝復七變,陽涉六陰,極而反初。日也,月也,歲也,天地五行之數所不可違,而必曰七日者,明律曆之元也。故日月五星始於牽牛,氣始於夜半,曆始於冬至,律始於黃鍾。子雲得之為八十一首,以盡一元、六甲、三統、九會、二百四十二章之數。邵雍得之明日月星辰,元會運世,以窮天地消長無極之數。而雍嘗謂子雲作太玄,其得天地之心乎?故曰:反復其道,七日未復,天行也。此推剝復之變,言復之數也。陽自復而往,為臨、為泰、為大壯、為夬、為乾,孰禦之哉?君子之道,剛進而長,莫或禦之,必至於盛。夫子曰:如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孟子曰:以齊王猶反手也。荀卿曰:三年天下如一,諸侯為臣,非虛語也。故曰利有攸往,剛長也。此自復推之,至乾以言復之成也。
易以天地明聖人之心,以為無乎不可也,以為有乎不可也。觀諸天地則見其心矣。天地以萬物為心,其消也,乃所以為息,其往也,乃所以為來。往極而來復,復則萬物生,生者,天地之大德也。以其所見,論其所不見,天地之心其可知矣。故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?此以初九剛動言復之始也。始而亨,亨則有成矣。王弼謂天地以本為心,寂然至無是其本矣,此雷在地中之象也。彖之取象在於陽剛,反動而已,易無非象也。彖也、大象也、小象也,其象各有所宜,不可以一概論。在卦氣為冬至,故太玄準之以周。
上一章節
[南宋]楊萬里-第24卦?復卦?卦辭全文詳解
下一章節
[北宋]蘇軾-第24卦?復卦?卦辭全文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