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,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,97久久精品,精品理论电影

【周易下經(jīng)】第64卦-未濟?火水未濟(坎下離上)-[明]釋智旭撰《周易禪解?卷七》

[明]釋智旭| 易經(jīng)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64卦-未濟?火水未濟(坎下離上)

未濟。亨。小狐汔濟。濡其尾。無攸利。

既有既濟。必有未濟。以物本不可窮盡故也。既有未濟。必當(dāng)既濟。以先之既濟。原從未濟而濟故也。是以有亨道焉。然未濟而欲求濟。須老成。須決斷。須首尾一致。倘如小狐之汔濟而濡其尾。則無所利矣。

彖曰。未濟亨。柔得中也。小狐汔濟。未出中也。濡其尾無攸利。不續(xù)終也。雖不當(dāng)位。剛?cè)釕?yīng)也。

六五之柔得中。所謂老成決斷。而能首尾一致者也。未出中。言尚未出險中。此時正賴?yán)铣蓻Q斷之才識。首尾一致之精神。而可不續(xù)終如小狐乎。然雖不當(dāng)位。而剛?cè)嵯鄳?yīng)。則是未濟所可以可亨之由。

象曰。火在水上。未濟。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

物之性不可不辨。方之宜不可不居。故君子必慎之也。如火性炎上。水性潤下。此物之不可不辨者也。炎上而又居于上。不已亢乎。是宜居下以濟水。潤下而又居于下。將安底乎。是宜居上以濟火。此方之不可不居者也。如水能制火。亦能滅火。火能濟水。亦能竭水。又水火皆能養(yǎng)人。亦皆能殺人。以例一切諸物無不皆然。辨之可弗詳明。居之可弗斟酌耶。

周易禪解卷七:未濟初六

初六:濡其尾。吝。象曰。濡其尾。亦不知極也。

陰柔居下。無濟世才。將終于不濟而可羞矣。豈知時勢已極。固易為力者哉。

周易禪解卷七:未濟九二

九二。曳其輪。貞吉。象曰。九二貞吉。中以行正也。

剛而不過。以此曳輪而行。得濟時之正道者也。由其在中。故能行正。可見中與正不是二理。

周易禪解卷七:未濟六三

六三。未濟征兇。利涉大川。象曰。未濟征兇。位不當(dāng)也。

陰不中正。才德俱劣。故往必得兇。然時則將出險矣。若能乘舟以涉大川。不徒自恃其力。則險可濟也。

周易禪解卷七:未濟九四

九四。貞吉悔亡。震用伐鬼方。三年有賞于大國。象曰。貞吉悔亡。志行也。

剛而不過。如日方升。得濟時之德之才之位者也。故貞吉而悔亡。于以震其大明之用。伐彼幽闇鬼方。三年功成。必有賞于大國矣。濟時本隱居所求之志。今得行之。

周易禪解卷七:未濟六五

六五。貞吉無悔。君子之光。有孚吉。象曰。君子之光。其暉吉也。

柔中離主以居天位。本得其正。本無有悔。此君子之光也。又虛己以孚九二。而其暉交映。天下仰之。吉可知矣。

周易禪解卷七:未濟上九

上九:有孚于飲酒。無咎。濡其首。有孚失是。象曰。飲酒濡首。亦不知節(jié)也。

六五之有孚吉。天下已既濟矣。故上九守其成。而有孚于飲酒。乃與民同樂。無咎之道也。然君子之于天下也。安不忘危。存不忘亡。治不忘亂。茍一任享太平樂。而無競業(yè)惕厲之心。如飲酒而濡其首。吾信其必失今日此樂。以彼不知節(jié)故。節(jié)者。如天地之四時必不可過。亦謂之極。初六柔疑太過。故云亦不知極。上九剛信太過。故云亦不知節(jié)。知極知節(jié)。則未濟者得濟。已濟者可長保矣。

×關(guān)閉
微信二維碼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宁陕县| 项城市| 贡嘎县| 宜川县| 西昌市| 山西省| 安义县| 栾川县| 东乡族自治县| 正安县| 虞城县| 隆化县| 福贡县| 交城县| 新巴尔虎左旗| 永宁县| 永川市| 城市| 阜新市| 中牟县| 湟源县| 灵山县| 兴国县| 塔城市| 富蕴县| 德兴市| 嘉祥县| 麻栗坡县| 武城县| 麟游县| 墨玉县| 奉化市| 盐源县| 柳河县| 甘洛县| 宿松县| 九寨沟县| 冷水江市| 晴隆县| 高安市| 通渭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