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?!浚簳簾o
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30冊?經部24?易類
明代崔銑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嘉靖十九年(1540)成書,三十五年(1556)梓行。自謂幼受庭訓,官翰林再讀秘籍,50年中“無一日不體夫《易》”,“遂述管見于篇”(《周易余言》)。書以程傳為主而兼采王弼、吳澄之說,與朱熹頗不相同。大旨皆是舍象數而闡發義理,以為陳搏所傳圖象皆衍術數,與《周易》不相干;與諸儒卦象說,也支離不取。其上經卦下經卦皆略大象說,但標名不標經文?!断缔o》輯《說卦》訓則備錄傳文。書非一時之作,體例不一致,經有卦名,而《系辭》《說卦》無章名。紀昀批評朱彝尊在其《經義考》中,既列本書又別列一《易大象說》,將一書析為二,失之“偶未考也”。此評失當。嘉靖十四年(1535)七月,《易大象說》著成,由枕易道人梓行。二十九年(1550)又由袁再梓?!蹲x易余言》另有萬歷九年(1581)刻本。收入《崔洹野集》?!端膸烊珪窊S登賢家藏5卷本著錄,其中《易大象說》,可能是刻書時插入第三卷的。
(1478~1541) 明代思想家。字仲鳧,一字子鐘,號后渠,自稱沙石老人、洹野子,謚文敏。河南安陽人,祖籍山東樂安。弘治十一年(1498)舉人、十八年(1505)進士,入翰林,授編修官。后忤劉瑾改為南京吏部主事。瑾敗再回京入翰林,旋為侍講、南京國子祭酒。嘉靖三年(1524)因“議大禮”,觸怒皇帝致仕歸里。十九年(1540)應詔任南京禮部右侍郎。次年由京返任途中病發回里逝世。學“以濂洛之學為階梯,以洙泗授業為準的,斂華就實”(馬理:《崔文敏公傳》)。“然于程子之言心學者則又刪之”,“不隨朱子胯下轉”(黃宗羲:《明儒學案》卷四十八)。謂“陸氏(九淵)之學為異端莫逃”,“陸以禪定亂道”(《象山學辨·漫記》);王守仁“棄實而慕空”(《與何太常粹夫書》)、“申象山之獨造”(《太宰羅公七十壽序》)為霸儒。崔銑屏佛老:“佛氏害天下既遍且深”(《士翼》卷一),“晉尚清談,中華失道,而夷據之”(《楊子折衷序》)。在哲學上主氣本論:“氣若散而理亦散,氣既散矣,理安其所附?”(《士翼》卷一)認為矛盾即“陰陽剛柔相勝”,是事物發展的動力:“天地之化,兩兩而已,兩者并立,生生無窮,故曰‘一陰一陽之謂道’?!保ā妒恳怼肪矶┐捭婈P心人民疾苦、國家安定,主張“民惟邦本”,批評程朱陸王老釋,開拓重實事、實地、實學的風氣。主要著作有《洹詞》《士翼》《讀易余言》《易大象說》《彰德府志》等;選編有《文苑春秋》《中考說》等?!朵≡~》12卷,編年排次,雜著文集,有明趙府味經堂刻本、明別刻本,清雍正二年(1724)刻本、乾隆三十六年(1771)刻本、同治癸亥(1863)刻本。另有明嘉靖三十三年(1554)17卷本。部分著作編為《崔恒野集》,今存明刊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)補版印本。
〖周易窺余〗十五卷。宋鄭剛中(1088—1154)撰。剛中字亨仲,浙江金華人。紹興進士,官至禮部侍郎,依附秦檜,贊同割地求和,后出為川陜宣撫副使,謫居桂陽軍,又...
《豐川易說》國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爾輯,鄠縣人。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。心敬受業於李容,而謹嚴不逮其師。所注諸經,大抵好為異論,《書》及《春秋》...
[南宋]楊萬里撰《誠齋易傳》繁體版:簡介 書名:《誠齋易傳》 作者:楊萬里 撰[宋] 版本:欽定四庫全書 《誠齋易傳》為宋朝楊萬里所撰,萬里字廷秀,自號誠齋...
〖讀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孫奇逢(約1584-約1675)著。奇逢字啟泰,號鐘元,世稱夏峰先生,直隸容城(今屬河北)人。明萬歷舉人,不滿明末吏治之腐敗,與東林黨人交往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鑒(1190-258)編。哲學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鑒字子明,朱熹長孫,以蔭補迪功郎,官至湖廣總領。見《閩中理淵源考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樸撰。十二卷?!对姸Y堂全集》本。此書解《易》,專主《十翼》之義,而兼采諸家之論以為說?!端膸烊珪嵋分赋觯骸笆蔷幗泜鞔涡?,悉依王弼舊本,而冠以讀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約註》目録周易函書約註目録卷一【上經】:卦畫原始:【附易中冒道】 乾卷二【上經】:坤卷三【上經】:屯、蒙、需、訟、師、比、小畜、履。卷四...
[清]陳夢雷撰《周易淺述》介紹: 〖周易淺述〗八卷。清陳夢雷(1651—1741)著。夢雷字省齋。一字則震,晚號松鶴老人,侯官(今福建閩侯)人??滴醭踹M士,官翰...
明魏濬撰。濬字蒼水,松溪人。萬歷甲辰進士。官至右僉都御史,巡撫湖廣。內容簡介易義古象通八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是書前有《明象總論》八篇,一曰《原古象》二曰《理傳象...
周易尚氏學內容簡介: 《周易尚氏學》是對《周易》包括《易紀》全文的注釋。作者繼承象數學的傳統,認為《易》辭皆觀象而累,故重在以象釋《易》。除了依據《易傅》所取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