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淺述〗八卷。清陳夢雷(1651—1741)著。夢雷字省齋。一字則震,晚號松鶴老人,侯官(今福建閩侯)人。康熙初進士,官翰林院編修,緣事謫戍十余年,后釋還,校正銅板,編修《古今圖書集成》,雍正初復緣事謫戍,卒于戍所。是書成于康熙三十三年,乃其初到戍所尚陽堡時所作。大旨以朱熹《周易本義》為主,參以王弼《注》、孔穎達《疏》、蘇軾《傳》、胡廣《大全》、來知德《注》等,凡諸家所末及,或所見與《本義》至異者,則別發己意,論說之。所據、參之書,乃行篋乏之僅有,故參據無多,故其《凡例》稱:“解《易》數千家,未能廣覽”。夢雷以為:《易》之義蘊;不出理、數、象、占、顧數不可顯,理不可窮”,故但寄之于象,知象則理、數在其中,而占亦可即象而玩。故所解,以明象為主,持論多以人事,沒有諸家言心言天、玄幻之離說。其解理,雖多尊從朱熹,然又不取朱子卦變之說;取象,雖兼采來知德,然又不取來氏錯綜之論。故說解取論不專持一家,多有心得之說。未附三十圖,乃其友楊道聲所作,穿鑿煩碎,實不可取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,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四庫全書選輯》影印本。
陳夢雷(1650-1741年)字省齋,晚號松鶴老人,福建侯官縣人,康熙九年進士。康熙四十年十月開始編纂《圖書彙編》,也就是後來的《古今圖書集成》,但雍正皇帝刊印時將其名字刪去。
康熙十二年(1673年)陳夢雷回鄉省親,剛好遇到三藩之亂,陷於耿精忠叛軍之中,因此與同籍的李光地合署上疏,透過同為閩籍的大臣富鴻基向朝廷說明情況,以表忠心,但李光地暗中刪去陳夢雷之名,後來耿精忠投降之後,李光地一路官運亨通,平步青雲,反觀陳夢雷卻因此獲罪。原本罪當問斬,後來輾轉獲釋,但被流放到奉天尚陽堡。陳夢雷因此而與李光地絕交。
《周易淺述》也是陳夢雷流放尚陽堡的時候所著,其易學「理數象占」四者兼重,提要說:「持論多切于人事,無一切言心言天、支離幻冥之習。其詮理雖多尊朱子,而不取其卦變之說。取象雖兼采來氏,而不取其錯綜之論。亦頗能掃除轇轕。」
注:內容缺以下部份
八卦小成圖說
六十四卦衡圖說
楊道聲先天卦配河圖圖說
楊道聲后天卦配河圖圖說
楊道聲先天卦配洛書圖說
楊道聲后天卦配洛書圖說
先天主生后天主克圖說
楊道聲圜圖左旋配節氣圖說
楊道聲圜圖右轉以生六十四卦圖說
楊道聲圜圖陰陽對待圖說
楊道聲圜圖卦次圖說
楊道聲圜圖初爻圖說
楊道聲圜圖二爻圖說
楊道聲圜圖三爻圖說
楊道聲圜圖四爻圖說
楊道聲圜圖五爻圖說
楊道聲圜圖上爻圖說
楊道聲圜圖雜撰圖說
楊道聲方圜總論
方圖縱橫八卦圖說
方圖經緯圖說
楊道聲方圖六十四卦相交圖說
方圖縱衡貞悔圖說
方圖陽貞陰悔圖說
方圖分內外圖說
方圖天地相交之圖說
楊道聲方圖合圖說
三十六卦錯綜圖說
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 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書籍介紹 南宋王宗傳撰。30卷。王宗傳字景孟,寧德(今福建寧德縣)人,一說臨安(今浙江臨安縣)人。其書唯憑...
〖周易爻變義蘊〗四卷。元陳應潤撰。應潤,浙江天臺人,生平不得詳知,《黃華集》錄有此書序,記應潤字澤云,延□間由黃巖文學起為郡曹椽,數年后調明椽,至正乙西(134...
[清]喬萊撰《喬氏易俟》 [清]喬萊撰《喬氏易俟》書籍介紹 清喬萊撰。十八卷。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清喬萊(1642—1694)撰。喬萊字石林,江蘇寶應人。康熙六年(...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詳)解說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說為主,匯集諸家之說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見解。全書包括4部分:①《經傳》,編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《周易義海撮要》共十二卷,宋李衡著。宋熙寧間蜀人房審權,病談《易》之家,有的泥于陰陽,有的拘于象數,乃斥去不采,而專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說,上起鄭玄、下至王安石,...
國朝任啟運撰。啟運字翼圣,荊溪人。雍正癸丑進士。官至宗人府府丞。是編大旨謂讀《易》者當先觀圖象,故首卷備列諸圖。自朱子、邵子而外,如國朝李光地、胡煦所作諸圖,皆...
書籍簡介 南宋董楷撰。十四卷。《通志堂經解》本。此書將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和朱熹《周易本義》合為一帙,并采輯程、朱論《易》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,故題曰《傳義附錄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約註》目録周易函書約註目録卷一【上經】:卦畫原始:【附易中冒道】 乾卷二【上經】:坤卷三【上經】:屯、蒙、需、訟、師、比、小畜、履。卷四...
《豐川易說》國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爾輯,鄠縣人。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。心敬受業於李容,而謹嚴不逮其師。所注諸經,大抵好為異論,《書》及《春秋》...
《御纂周易折中》簡介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書共計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詔編纂、對近代易學影響深遠的易學大家李光地總裁修訂、四十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