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,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,97久久精品,精品理论电影

【周易上經(jīng)】第17卦-隨卦?澤雷隨卦(震下兌上)-[唐]孔穎達(dá)疏《周易正義?卷三》

[唐]孔穎達(dá)疏| 易經(jīng)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7卦-隨卦?澤雷隨卦(震下兌上)

隨,元亨利貞,無咎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元亨者,於相隨之世,必大得亨通。若其不大亨通,則無以相隨,逆於時(shí)也。利貞者,相隨之體,須利在得正。隨而不正,則邪僻之道,必須利貞也。無咎者,有此四德,乃無咎。以茍相從,涉於朋黨,故必須四德乃無咎也。凡卦有四德者,或其卦當(dāng)時(shí)之義,即有四德,如乾、坤、屯、臨、無妄,此五卦之時(shí),即能四德備具。其隨卦以惡相隨,則不可也。有此四德乃無咎,無此四德則有咎也。與前五卦其義稍別。其《革卦》「已日乃孚」有四德,若不「已日乃孚」,則無四德,與乾、坤、屯、臨、無妄、隨其義又別。若當(dāng)卦之時(shí),其卦雖美,未有四德。若行此美,方得在後始致四德者,于卦則不言其德也。若謙、泰及復(fù)之等,德義既美,行之不已,久必致此四德。但當(dāng)初之時(shí),其德未具,故卦不顯四德也。其諸卦之三德已下,其義大略亦然也。

《彖》曰: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,隨。大亨貞無咎,而天下隨時(shí)。隨時(shí)之義大矣哉!

注云:震剛而兌柔也,以剛下柔,動而之說,乃得隨也。為隨而不大通,逆於時(shí)也。相隨而不為利正,災(zāi)之道也。故大通利貞,乃得無咎也。為隨而令大通利貞,得於時(shí)也,得時(shí)則天下隨之矣。隨之所施,唯在於時(shí)也。時(shí)異而不隨,否之道也,故隨時(shí)之義大矣哉!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「隨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,隨」者,此釋隨卦之義。所以致此隨者,由剛來而下柔。剛謂震也,柔謂兌也。震處兌下,是剛來下柔。震動而兌說,既能下人,動則喜說,所以物皆隨從也。「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(shí)」者,以有大亨貞正,無有咎害,而天下隨之,以正道相隨,故隨之者廣。若不以大亨貞無咎,而以邪僻相隨,則天下不從也。隨時(shí)之義大矣哉,若以元亨利貞,則天下隨從,即隨之義意廣大矣哉,謂隨之初始,其道未弘,終久義意而美大也。特云「隨時(shí)」者,謂隨其時(shí)節(jié)之義,謂此時(shí)宜行元亨利貞,故云「隨時(shí)」也。

注云「震剛」至「矣哉」!正義曰:為隨而不大通,逆於時(shí)也。物既相隨之時(shí),若王者不以廣大開通,使物閉塞,是違逆於隨從之時(shí)也。「相隨而不為利,正災(zāi)之道」者,凡物之相隨,多曲相朋附,不能利益於物,守其正直,此則小人之道長,災(zāi)禍及之,故云災(zāi)之道也。「隨之所施,唯在于時(shí)」者,隨時(shí)之義,言隨時(shí)施設(shè),唯在於得時(shí)。若能大通利貞,是得時(shí)也。若不能大通利貞,是失時(shí)也。「時(shí)異而不隨,否之道」者,凡所遇之時(shí),體無恒定,或值不動之時(shí),或值相隨之時(shí),舊來恒往,今須隨從。時(shí)既殊異於前,而不使物相隨,則是否塞之道,當(dāng)須可隨則隨,逐時(shí)而用,所利則大,故云「隨時(shí)之義大矣哉」!

《象》曰:澤中有雷,隨,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

注云:澤中有雷,動說之象也。物皆說隨,可以無為,不勞明鑒。故君子向晦入宴息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《說卦》云:「動萬物者莫疾乎雷,說萬物者莫說乎澤。故《注》云:「澤中有雷,動說之象也。」「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」者,明物皆說豫相隨,不勞明鑒,故君子象之。鄭玄云:「晦,宴也。猶人君既夕之後,入於宴寢而止息。」

初九:

初九:官有渝,貞吉。出門交有功。

注云:居隨之始,上無其應(yīng),無所偏係,動能隨時(shí),意無所主者也。隨不以欲,以欲隨宜者也。故官有渝變,隨不失正也。出門無違,何所失哉!

《象》曰:官有渝,從正吉也。出門交有功,不失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「官有渝」者,官謂執(zhí)掌之職。人心執(zhí)掌,與官同稱,故人心所主,謂之官。渝,變也。此初九既無其應(yīng),無所偏係,可隨則隨,是所執(zhí)之志有能渝變也。唯正是從,故貞吉也。「出門交有功」者,所隨不以私欲,故見善則往隨之,以此出門,交獲其功。

《象》曰「官有渝從正吉」者,釋官有渝之義。所執(zhí)官守正,能隨時(shí)渝變,以見貞正則往隨從,故云從正吉。「出門交有功不失」者,釋「交有功」之義。以所隨之處,不失正道,故出門即有功也。

注云「居隨」至「失哉」。正義曰:言「隨不以欲,以欲隨宜」者,若有其應(yīng),則有私欲,以無偏應(yīng),是所隨之事不以私欲,有正則從,是以欲隨其所宜。

六二:

六二:係小子,失丈夫。

注云:陰之為物,以處隨世,不能獨(dú)立,必有係也。居隨之時(shí),體於柔弱,而以乘夫剛動,豈能秉志,違於所近。隨此失彼,弗能兼與。五處己上,初處己下,故曰「係小子,失丈夫」也。

《象》曰:係小子,弗兼與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小子謂初九也,丈夫謂九五也。初九處卑,故稱小子。五居尊位,故稱丈夫。六二既是陰柔,不能獨(dú)立所處,必近係屬初九,故云「係小子」。既屬初九,則不得往應(yīng)於五,故云「失丈夫」也。

《象》曰「係小子,弗兼與」者,釋係小子之意。既隨此初九,則失彼九五丈夫,是不能兩處兼有,故云弗兼與也。

六三:

六三:係丈夫,失小子。隨有求得,利居貞。

注云:陰之為物,以處隨世,不能獨(dú)立,必有係也。雖體下卦,二已據(jù)初,將何所附?故舍初係四,志在丈夫。四俱無應(yīng),亦欲於己隨之,則得其所求矣,故曰「隨有求得」也。應(yīng)非其正,以係於人,何可以妄?故利居貞也。初處己下,四處己上,故曰「係丈夫,失小子」也。

《象》曰:係丈夫,志舍下也。

注云:下謂初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六三陰柔,近於九四,是係於丈夫也。初九既被六二之所據(jù),六三不可復(fù)往從之,是失小子也。「隨有求得」者,三從往隨於四,四亦更無他應(yīng)。己往隨於四,四不能逆己,是三之所隨,有求而皆得也。「利居貞」者,己非其正,以係於人,不可妄動,唯利在俱處守正,故云「利居貞也」。

《象》曰「係丈夫,志舍下」者,釋「係丈夫」之義。六三既係九四之丈夫,志意則舍下之初九也。

注云「陰之」至「小子也」。正義曰:「四俱無應(yīng)」者,三既無應(yīng),四亦無應(yīng),是四與三俱無應(yīng)也。此六二、六三因陰陽之象,假丈夫、小子以明人事,餘無義也。

九四:

九四:隨有獲,貞兇。有孚在道以明,何咎?

注云:處說之初,下?lián)帲髠S己,不距則獲,故曰「隨有獲」也。居於臣地,履非其位,以擅其民,失於臣道,違正者也,故曰「貞兇」。體剛居說而得民心,能幹其事,而成其功者也。雖為常義,志在濟(jì)物,心有公誠,著信在道,以明其功,何咎之有?

《象》曰:隨有獲,其義兇也。有孚在道,明功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「隨有獲」者,處說之初,下?lián)帲髠S己,不距則獲,故曰隨有獲也。貞兇者,居於臣地,履非其位,以擅其民,失於臣道,違其正理,故貞兇也。「有孚在道以明,何咎」者,體剛居說而得民心,雖違常義,志在濟(jì)物,心存公誠,著信在於正道,有功以明,更有何咎?故云「有孚在道以明,何咎」也。

《象》曰「隨有獲其義兇」者,釋「隨有獲貞兇」之意。九四既有六三、六二,獲得九五之民,為臣而擅君之民,失於臣義,是以宜其兇也。「有孚在道明功」者,釋「以明何咎」之義。既能著信在于正道,是明立其功,故無咎也。

九五:

九五:孚于嘉,吉。

注云:履正居中,而處隨世,盡隨時(shí)之宜,得物之誠,故嘉吉也。

《象》曰:孚于嘉,吉,位正中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「孚于嘉,吉」者,嘉,善也。履中居正,而處隨世,盡隨時(shí)之義,得物之誠信,故獲美善之吉也。

上六:

上六:拘係之乃從,維之,王用亨于西山。

注云:隨之為體,陰順陽者也。最處上極,不從者也。隨道巳成,而特不從,故拘係之乃從也。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,而為不從,王之所討也,故維之,王用亨于西山也。兌為西方,山者,途之險(xiǎn)隔也。處西方而為不從,故王用通于西山。

《象》曰:拘係之,上窮也。

注云:處于上極,故窮也。

孔穎達(dá)疏::正義曰:最處上極,是不隨從者也。隨道已成而特不從,故須拘係之,乃始從也。「維之王用亨于西山」者,若欲維係此上六,王者必須用兵,通于西山險(xiǎn)難之處,乃得拘係也。山謂險(xiǎn)阻,兌處西方,故謂西山。令有不從,必須維係,此乃王者必須用兵通於險(xiǎn)阻之道,非是意在好刑,故曰「王用亨于西山。」

《象》曰「拘係之,上窮」者,釋「拘係」之義。所以須拘係者,以其在上而窮極,不肯隨從故也。

×關(guān)閉
微信二維碼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南投县| 怀化市| 丹阳市| 措勤县| 武清区| 淮滨县| 上饶市| 鄂伦春自治旗| 顺昌县| 莱芜市| 渝北区| 萨嘎县| 清苑县| 博野县| 彭阳县| 岑巩县| 赤峰市| 边坝县| 嘉定区| 陆川县| 定南县| 剑河县| 罗江县| 兴安县| 夏津县| 巩义市| 姚安县| 湛江市| 南雄市| 密云县| 西乌| 崇信县| 宜兴市| 泾源县| 临颍县| 汉川市| 衡阳市| 克什克腾旗| 惠州市| 金寨县| 麦盖提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