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易經(jīng)注解 | 作者:創(chuàng)始人 | 收藏:0 | 評論:0 | 人氣:0
點校底版:文淵閣四庫全書
書籍摘要: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【再次點?!浚簳簾o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3冊?經(jīng)部17?易類 (元末明初)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》介紹 〖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〗三十三卷。元末明初趙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/strong>
【再次點?!浚簳簾o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3冊?經(jīng)部17?易類
〖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〗三十三卷。元末明初趙采撰。采字德亮,號隆齋,潼川(今四川三臺縣)人,其他不詳。此書用注疏本,節(jié)錄程頤《易傳》、朱熹《本義》之說,再益增以語錄諸書,列之于前,而名以己說附列于后,是謂“折衷”。所注僅上、下經(jīng),大蓋因為程頤所傳不及《系辭》以下,故采亦仍之。書前冠趙氏自序,認為有了康節(jié)邵雍推明伏羲,文王之卦畫,象數(shù)之學遂得以顯著;有了伊川程頤推衍孔子之意,而卦畫之理遂明。武夷朱熹作《本義》,厘正上、下經(jīng)十翼,才始還其舊作;邵雍發(fā)揮先天之說,雖然其本義專主卜筮,但在于門人問答中又認為《易》中先儒舊說皆不可廢棄,但互體、飛伏、納甲之類卻未及深索。故趙氏認為,當時學者覽讀《周易》,應當由邵、程、朱三先生之說溯而上之,此即為其撰書的宗旨。所以,其書雖然以宋學為宗,但卻能兼及象數(shù)變互,頗存古義,并不圃于門戶之見,源流不同而排斥他說。唯其割裂《周易》本義,而附于朱子《本義》,尚顯失當,但此舉自胡廣修《周易大全》始,趙氏僅是因襲。宋末元初,學者們對程、朱學派的紛爭時有調和之意,趙氏此書,也意本于此。從一定意義上說,《周易》之學只有廣集眾家之說,取長補短,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(fā)展,并能逐漸于原旨吻合。由此而論,此書的學術價值頗高,同時,它亦代表了元人治《易》的又一種方法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。
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 [宋]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》書籍介紹 南宋王宗傳撰。30卷。王宗傳字景孟,寧德(今福建寧德縣)人,一說臨安(今浙江臨安縣)人。其書唯憑...
〖古周易訂詁〗十六卷。明何楷撰。楷字玄子,福建漳州人。天啟五年(1625)進士,崇禎間遷工科給事中,唐王時為禮部尚書。博綜群書,尤邃于經(jīng)學。著有《詩經(jīng)世本古義》...
《御定易經(jīng)通注》基本介紹 書名:《御定易經(jīng)通注》、《易經(jīng)通注》 作者:【清】勅大學士傅以漸、【清】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(shù):九卷,四卷 年代:順治十五年十月 《御定易...
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點校說明 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 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2冊?經(jīng)部16?易類 [元]保巴撰《周易原旨》四庫...
《御纂周易折中》簡介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書共計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詔編纂、對近代易學影響深遠的易學大家李光地總裁修訂、四十九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: ?網(wǎng)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網(wǎng)絡通行版本 作者: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: 簡校 創(chuàng)作年代: ...
《執(zhí)象易注》介紹 本書為網(wǎng)絡轉載,未找到作者姓名,如您有此佳作版權,還望與我們聯(lián)系 網(wǎng)址地址:https://www.xshiqi.com/ 《執(zhí)象易注》目錄 ...
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 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書籍介紹 二十卷,宋易祓著。前有門人陳章序稱:“祓侍經(jīng)筵日,嘗以是經(jīng)進講”;又稱:“祓別有《易學舉偶》四卷...
易經(jīng)蒙引,明蔡清撰。清字介夫,號虛齋,晉江人。成化甲辰進士。官至南京國子監(jiān)祭酒。事跡具《明史·儒林傳》。是書專以發(fā)明朱子《本義》為主,故其體例以《本義》與《經(jīng)》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(jīng)部42?易類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