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,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,97久久精品,精品理论电影

【周易下經(jīng)】第54卦-歸妹?雷澤歸妹(兌下震上)-[宋]胡瑗撰《周易口義?卷九》

[北宋]胡瑗| 易經(jīng)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54卦-歸妹?雷澤歸妹(兌下震上)

【周易下經(jīng)】第54卦-歸妹?雷澤歸妹(兌下震上)-[宋]胡瑗撰《周易口義?卷九》

【原文】歸妹,征兇,無攸利。

《義》曰:按序卦云:進(jìn)必有所歸,故受之以歸妹。大凡人事,其進(jìn)必有所歸,若進(jìn)而無所歸,則是于進(jìn)之義失其道矣。然則所謂歸妹,謂姪娣從女兄而適于人,故謂之歸妹。夫人之不孝,無後為大,其諸侯守宗廟社稷之大,其事尤重。故聖人制禮,使一娶九女,廣其繼嗣,生生不絶,永可以守宗廟社稷之祀而不廢也。故娶一而二往從之,為左右媵,各有姪娣同姓九人,必須同姓,所以親親相睦,絶爭(zhēng)妬之心。是以聖人重之,因震、兌之象以明其義。震為長(zhǎng)男,兌為少女,以少女從于長(zhǎng)男,非其所配也。非其配而從之,則是姪娣而從于女兄,適人之義也。

征兇,無攸利,此言姪娣雖從于人,然上有女兄為之正配,當(dāng)退守其分。茍非其位而有征進(jìn),則是侵女兄之權(quán),奪女兄之寵,欲以下而陵于上,以卑而侵于尊,以庶而亂于嫡,是兇之道,必?zé)o所利也。

【原文】彖曰:歸妹,天地之大義也。天地不交,而萬物不興。歸妹,人之終始也,說以動(dòng),所歸妹也。征兇,位不當(dāng)也;無攸利,柔乘剛也。

《義》曰:此廣言天地之道,以明歸妹之義也。夫天地之道,陽氣下降,陰氣上升,陰陽交通,二氣相感,然後萬物生。若其二氣不相交感,則萬物孰由興發(fā)而生成也?故古諸侯一娶九女,所以廣繼嗣,而承守宗廟社稷之祀。若其婚姻之禮廢,不廣其繼嗣,則其社稷之祀、宗廟之奉絶而無守,是猶天地不交,則萬物不能興也。

歸妹,人之終始,言人凡有生則有死,有盛則有衰。諸侯一娶九女,正室死,則右媵繼之,以至左媵及姪娣繼之不絶,所以廣其嗣息,而承其祖先之業(yè)。是歸妹,人之終始也。

說以動(dòng)所歸妹,此因二體以釋歸妹之義。上體震,震為動(dòng);下體兌,兌為說。兌為少女,而從于震之長(zhǎng)男,非其所說。今動(dòng)而得說,蓋其所歸,嫁姪娣以從于女兄之故也。

征兇,位不當(dāng),謂九四、九二皆以陽居陰,六三、六五以陰居陽,是位不當(dāng)也。夫以姪娣而從于女兄,是不當(dāng)其正位。既不當(dāng)其正位,而妄有征進(jìn),則奪寵侵權(quán),兇之道也。

無攸利,柔乘剛,蓋六三之柔乘九二之剛,六五之柔乘九四之剛。言柔乘剛,是卑陵于尊,庶亂于嫡,必不利矣。

【原文】象曰:澤上有雷,歸妹。君子以永終知敝。

《義》曰:澤上有雷,所以鼓動(dòng)萬物,以廣生成之功,有歸妹之象,故聖人名為歸妹。一娶九女之道,使其永久繼嗣而無絶。君子之人觀此歸妹之象,必當(dāng)察其事之永久,法之終末,必有敝壞,當(dāng)預(yù)防之可也。

【原文】初九:歸妹以娣,跛能履,征吉。

【原文】象曰:歸妹以娣,以恒也;跛能履,吉,相承也。

《義》曰:女子少曰娣。初九處一卦之始,最近卑下之地,是姪娣從于女兄以適于人,而能自處卑下,盡其卑順之道,以承其上,而得姪娣之道,故曰歸妹以娣也。

,足之偏也,猶姪娣非其正配。然而從女兄以適于人,能盡其道以配君子,而廣其孕嗣,以成其家,猶足之雖偏,而能履地而行,不至于廢也。既能盡其姪娣之道,守卑順之質(zhì),以是而往事于君子,則獲其吉也。

《象》曰:歸妹以娣以恒,言女弟以從于女兄而適人,人倫之常也。跛能履吉相承也,言能盡其柔順,承事于上,以承其家,吉之道也。

【原文】九二:眇能視,利幽人之貞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利幽人之貞,未變常也。

《義》曰:,目之偏也。九二以陽居陰,履非其正,亦猶姪娣從于女兄,非正室之象也。然而能盡卑下之節(jié),以承于上而配君子,廣其繼嗣,猶目之偏亦不廢于視也。利幽人之貞,言九二雖履非其正,然上有六五之應(yīng),雖上有其應(yīng),而為姪娣不可越其位分而上進(jìn)。如其妄求上進(jìn),則奪女兄之權(quán),故當(dāng)退處其位分,守其幽靜之道而不變,故獲其利。

《象》曰:利幽人之貞,未變常,言姪娣所以從女兄而適人,必居幽靜守正以事君子,此道之常也。九二雖有其應(yīng),不妄求進(jìn),盡至正之道,是未變其常也。

【原文】六三:歸妹以須,反歸以娣。

【原文】象曰:歸妹以須,未當(dāng)也。

《義》曰:須,待也。六三以陰柔之質(zhì),居剛陽之位,是履非其正也。猶姪娣之從于女兄,其年尚幼,未可以適人,必待年于父母之國(guó),待其長(zhǎng)大,然後復(fù)歸君子之家,以為姪娣。故春秋隱二年書伯姬歸于紀(jì),至七年書叔姬歸于紀(jì)。伯叔,長(zhǎng)幼之稱,則叔姬,伯姬之姪娣也。當(dāng)二年伯姬歸紀(jì)之時(shí),其年尚幼少,故待年于魯國(guó)。至七年乃始?xì)w于紀(jì),是姪娣有待年之義也。

《象》曰:歸妹以須,未當(dāng),是言姪娣有幼少,未當(dāng)歸人,必待年于父母之國(guó)也。

【原文】九四:歸妹愆期,遲歸有時(shí)。

【原文】象曰:愆期之志,有待而行也。

《義》曰:愆,過也。九四以陽居陰,處非正位,猶女子雖備姪娣之?dāng)?shù)以適于人,過期而未往。雖過期未往,然而以剛陽之質(zhì),居陰柔之位,不為躁進(jìn),有柔順之德,以其年尚幼,未可以往,故待其禮之全備,俟其年之長(zhǎng)大,然後歸于君子,斯得其時(shí)也。遲亦待也。

《象》曰:愆期之志,有待而行,言九四居其陰位,有柔順之德,不務(wù)剛躁,是志有所待而行也。

【原文】六五:帝乙歸妹,其君之袂,不如其娣之袂良。月幾望,吉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帝乙歸妹,不如其娣之袂良也,其位在中,以貴行也。

《義》曰:帝乙,商之賢王也。言六五以陰柔之質(zhì),居上卦之中,是猶帝乙之王所歸之妹也。然按泰之六五言帝乙歸妹,此亦言之,蓋帝乙是商之賢王,于時(shí)最能盡婚姻之禮,周之去商尤近,知其最詳,故聖人特取帝乙為言,以明其義也。

其君之袂,不如其娣之袂良,蓋君,正室之小君也。故衛(wèi)詩鶉之奔奔之篇曰:鶉之奔奔,鵲之疆疆,人之無良,我以為君。

,指宣姜而言之,是正室得稱為君也。袂謂衣袖,所以為禮容也。良,善也。言姪娣本卑賤之位,今六五居極貴之地,是正室已死,而姪娣繼為正室,有柔順之德,能盡婦道,以配于君子,雖其正室之德,亦不如姪娣之容禮最備而善良也。

月幾望,望為月十五,盈滿之時(shí)也。月陰道,婦妾之象也。言六五雖得繼為正室,處至貴之地,然不可時(shí)有驕盈之志,當(dāng)常執(zhí)柔順之道,但如月之幾近于望,不至盈滿,則獲其吉。

《象》曰:其位在中,以貴行,六五以其處上卦之中,履至尊之位,是姪娣至此得繼其嫡,而為正室,以配于上,是以賤從貴而行也。

【原文】上六:女承筐無實(shí),士刲羊無血,無攸利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上六無實(shí),承虛筐也。

《義》曰:筐,竹器也。大凡女子承其筐篚,必有物以實(shí)之;士之刲羊,必有其血,此事之常也。亦猶姪娣之適于人,進(jìn)必有所遇,退必有所係,此亦女子之常也。今上六處一卦之上,居窮極之地,進(jìn)則無所往,退則無所應(yīng),進(jìn)退之間,皆無所得。如女子之承筐而無其實(shí),士之刲羊而無其血,進(jìn)退失所,若以此而行,何有所利哉?

《象》曰:上六無實(shí)。承虛筐,上六位至窮極,進(jìn)退無所適,猶女徒承虛筐而無其實(shí)也。

×關(guān)閉
微信二維碼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神池县| 类乌齐县| 眉山市| 五大连池市| 通州区| 乐平市| 含山县| 克拉玛依市| 贺兰县| 铜川市| 织金县| 东至县| 安塞县| 绥化市| 迭部县| 赤壁市| 梧州市| 项城市| 岳阳县| 泸水县| 常熟市| 苍溪县| 禄丰县| 彭山县| 固阳县| 周宁县| 从化市| 台北市| 石泉县| 体育| 大城县| 榕江县| 玉山县| 常德市| 汶川县| 岳阳县| 抚州市| 沁源县| 凌云县| 克什克腾旗| 垦利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