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易經傳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庫全書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經傳集解》傳世,其易學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數的運用,雖為其易學的重要特色,但義理思想仍為主體內容,其深富哲理的孔門思想的義理化理解,可以視為儒學《易》說的典范——孔門圣學的重要追隨者與實踐者。此書前三十二卷為六十四卦經傳,三十三至三十四卷為《系辭上傳》、《系辭下傳》,三十五卷為《文言傳》、《說卦傳》、《序卦傳》、《雜卦傳》,三十六卷則附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、《八卦》、《九疇》、《大衍》、《總會圖》、《六十四卦立成圖》、《大衍揲蓍解》等共一卷。《宋史》本傳載林氏與朱熹論《易》及《西銘》不合,遂相訐奏。此書淳熙十二年(1185)四月曾進于朝,本名《周易爻象序雜指解》,后以未能賅舉彖、象、系辭、文言、說卦,乃改今名。
林氏說《易》,每卦前必兼互體,持論頗為平穩,只因其與朱子交惡,故此書一直不受學者的重視。其與朱子見解不合的原委,今已難詳知,唯《朱子語類》中記載“論系辭”一條,謂林氏認為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包八卦,與圣人所謂“生”者意思不合,僅此而已。此書繼承了漢儒倡導的互卦(互體)之說,為研究《局易》互封說在宋代的發展,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資料。林氏卒后,書幾不傳”,唯其弟子黃勉齋堅守師說,始得以流布。明代有刻本,為朱彝尊家藏,入清,有《四庫全書》本,另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本。
林栗,字黃中,亦字寬夫,南宋大臣,福州福清人。登紹興十二年進士第,調崇仁尉,教授南安軍。宰相陳康伯薦為太學正,守太常博士。孝宗即位,遷屯田員外郎、皇子恭王府直講?!端问贰肪砣潘挠袀?。
林栗與朱熹同時代,但學術觀點有所不同,林栗的觀點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。他一生著作甚多,著有《春秋經傳集解》30卷、《論語知心》10卷、《林黃中奏議》5卷、《簡肅集》30卷,皆散失。尚存《周易經傳集解》36卷,錄入清乾隆編纂的《四庫全書》。民國期間選入《四庫全書珍本初集》,由商務館刊印。
【臣】等謹案《周易經傳集解》三十六卷,宋林栗撰。栗字黃中,福清人,紹興十二年進士,官至兵部侍郎,與朱子論易及西銘不合,遂上疏論朱子。時太常博士葉適、侍御史胡晉臣皆助朱子劾栗,因罷知泉州,乂移明州,卒謚簡肅,事蹟具宋史本傳。是書淳熙十二年四月嘗進於朝,首列進書表、貼黃、勅諭各一道,栗自序一篇。貼黃稱本名周易爻象序、雜指解,後以未能該舉彖詞、擊詞、文言、說卦,乃改今名。王應麟玉海稱具書經傳三十二卷,繫詞上下二卷,文言、說卦序、雜本文共一卷,河圖、洛書、八卦九疇、大衍總會圖、六十四卦立成圖、大衍揲蓍解共一卷,與今本合。當時與朱子所爭者,今不可考。朱子語類中惟載論繋詞一條,謂栗以太極生兩儀包四象,四象包八卦,與聖人所謂生者意思不同,其餘則無所排斥。朱彝尊經義考引董真卿之言,謂其說每卦必兼互體、約象、覆卦為太泥。時楊敬仲有易論,黃中有易解。或曰:黃中文字可毀。
朱子曰:卻是楊敬仲文字可毀。是朱子併不欲廢其書??缄愓駥O書録解題曰:其與朱侍講有違言,以論易不合。今以事理推之,於時朱子負盛名,駸駸嚮用,而栗之登第,在朱子前七年。既以前輩自居,又朱子方除兵部郎中,而栗為兵部侍郎,正其所屬,詞色相軋,兩不肯下,遂互激而成訐奏。蓋其釁始于論易,而其故不全由于論易,故振孫云然。後人以朱子之故,遂廢栗書,似非朱子之意矣。經義考又曰:福清林黃中、金華唐與政,皆博通經學,而一糾朱子,一為朱子所糾。其所著經說,學者遂置而不問。與政之書,無復存者。黃中雖有易解,而流傳未廣,恐後冺沒。然當黃中既歿,勉齊黃氏為文祭之,其畧曰:嗟哉我公,受天勁氣,為時直臣。玩羲經之爻象,究筆削于獲麟。至其立朝正色,茍咈吾意,雖當世大儒,或見排斥;茍異吾趨,雖前賢篤論,亦不樂于因循。規公之過,而公之近仁者,抑可見矣。論者固不以一眚而掩其大醇也。勉齋為文公高弟,而好惡之、公推許之至若是,然則黃中之易,其可不傳鈔乎?持論頗為平允。昔劉安世與伊川程子,各為一代偉人,其元城語録、盡言集,亦不以嘗劾程子而廢。耿南仲媚敵誤國,易祓依附權姦,其所撰易解,今亦並行。栗雖不得比安世,視南仲與祓,則有間矣。故仍録其書,而併存彝尊之論焉。
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:
【臣】紀呁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。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?/strong>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2冊?經部6?易類
【網站地址】:https://yijing.taijidian.cn/2441.html
注:每卦象圖 標有不同經卦名,如蒙卦初、二、三為坎,二、三、四為震、三、四、五為坤,四、五、六為艮。覆卦上、五、四為震,五、四、三為坤,四、三、二為艮,三、二、一為坎卦,本文并未錄入,有暇后補如下圖示,
《周易本義通釋》為對易經的注釋書。元胡炳文撰。12卷,書前有延祐丙辰(1316)自序。此書據朱熹《周易本義》,折衷是正,并采諸家《易》解,互相發明,初名《精義》...
《周易辨畫》清連斗山撰。四十卷?!端膸烊珪繁?。此書釋《易》,專就卦畫為之詳辨,雖或不免附會之失,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?!端膸烊珪嵋分赋?“是書大旨,謂一卦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樸撰。十二卷。《詩禮堂全集》本。此書解《易》,專主《十翼》之義,而兼采諸家之論以為說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編經傳次序,悉依王弼舊本,而冠以讀...
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53冊?經部47?易類四庫提要國朝趙繼序撰。繼序號易門,休寧人。乾隆辛酉舉人。其書以象數言...
《周易集說》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。收入《通志堂經解》和《四庫全書》中。四 庫本共四十卷,通志堂本則分為十三卷。其中包括《周易上下經說》《象辭說》《彖傳 說》《爻...
[宋]沈該撰《易小傳》書籍介紹 《易小傳》共六卷,宋沈該著。此書以正體發明爻象之旨,以變體擬議變動之意,以求合于觀象玩辭,觀變玩占之義。其論占全用《春秋左氏傳》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【初次點?!浚憾〔欢驹俅吸c?!浚簳簾o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部42?易類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?...
《御定易經通注》基本介紹 書名:《御定易經通注》、《易經通注》 作者:【清】勅大學士傅以漸、【清】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:九卷,四卷 年代:順治十五年十月 《御定易...
〖讀易紀聞〗六卷。明張獻翼撰。張獻翼字幼于,后更名敉。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一說江蘇昆山人。喜靖中國子監生。為人放蕩不羈,言行詭異。而說《易》卻頗平正通達,篤實...
[清]李光地著《周易觀彖》介紹 〖周易觀彖〗十二卷。清李光地著。光地生平見《周易折中》。是書惟解說《卦傳·天地定位》一章,發明《易》理,兼證以《易》象,于數則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