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,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,97久久精品,精品理论电影

第15卦-謙卦?地山謙卦(艮下坤上)

| 易經(jīng)注解| 2024-01-01 11:10:23| 0

第15卦-謙卦?地山謙卦(艮下坤上)-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?卷四》

?【艮下坤上】

謙,謙,退也。有而不居之謂爲(wèi)卦。艮下坤上,地中有山也。以山之高而居地之下,謙之象也。以崇高而處至卑之下,謙之義也,故爲(wèi)謙。

謙:亨,君子有終。

謙之成卦,九三也。三以一陽止乎內(nèi)而順乎外,故亨。在人以謙自處,不矜不伐,而衆(zhòng)自與之,亦無往不亨,故曰謙亨。凡謙之道,先自卑而後尊,先自晦而後顯,是無其始而有其終也,故曰有終。謙而有終者,其唯君子乎!

彖曰:謙,亨。天道下濟(jì)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

以成卦之主釋彖辭,而極言謙道以爲(wèi)訓(xùn)也。天高而在上,今一陽下濟(jì),以成其化育之功,而其道光明,此言謙之亨也。地卑而在下,今坤道上行,以蘊(yùn)夫艮山之高,而得其增益,此言謙之有終也。天道虧益者,盈虛消息之謂也。地道變流者,圯頹傾注之謂也。鬼神造化之跡,凡過而損,不足而益者,皆是也。天地鬼神猶然,人之道可知矣。自天道虧盈以下,聖人所以戒盈而勸謙也。故人居尊而能謙,則德愈光明;居卑而能謙,則人亦莫能過之。是不有其始而有其終,君子之道也。

象曰,地中有山,謙,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
山高而居於地之下,謙之象也。坤卑而藴夫山之高,謙之益也。君子以之裒取多者,增益寡者,所以稱物之宜而平其施也。尊卑小大,遠(yuǎn)近親踈,各當(dāng)其分者,稱物也。父乾母坤,民胞物與,一視同仁者,平施也。皆損高增卑之事,故以取象。

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
六體柔,謙德也。初處下,卑位也。以柔處下,謙之又謙,君子之行也。謙謙之行,不爭而勝,衆(zhòng)無不與,雖涉險難,亦可無患,況居平易乎?故吉。初前互體爲(wèi)坎,而進(jìn)於坤,亦有涉川而吉之象。

象曰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
牧有收而養(yǎng)之之意,言君子以謙卑之道收斂身心,以養(yǎng)其德,故無不吉。

六二,鳴謙,貞吉。

誠積於心而發(fā)於聲曰鳴,柔與下皆謙也。二以柔居柔而位乎下,得中且正,是謙而滿其所願欲者也。既得所欲,其誠積於中,隨所至而發(fā)於外,故鳴。此謙之正,吉之道也。

象曰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。

言二中心得其所欲,故鳴。

九三,勞謙,君子有終,吉。

三以一陽爲(wèi)成卦之主,而上下從之,是一君子上爲(wèi)君所與,下爲(wèi)衆(zhòng)所歸,於上下謙退之時,獨任重而有勲勞者也。持此而處謙,是又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者也。是以巳愈謙於前,人愈尊於後,故曰有終吉。

象曰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
萬民服者,非服其有勞,服其有勞而能謙也。

六四,無不利,撝謙。

撝,發(fā)揮之謂四。柔而得正,上而能下,固謙者也。況上承柔謙之君,下乘勞謙之臣,巳居其間,動作施爲(wèi),無所不利於用謙。唯謙則處上處下,亦無不利。

象曰無不利,撝謙,不違則也。

言六四撝謙,故處上處下皆不失其當(dāng)然之則也。

六五,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

易例隂以陽爲(wèi)富,君以臣爲(wèi)鄰,五隂柔,是不富也。以柔處謙,是不有其富也。四近臣,二大臣,亦隂也,奚其富?蓋卦唯三之一陽,二與四皆謙退而推讓之,使輔於五,是五本不富,以其臣鄰而富也。亦以見謙之世,上下皆謙之盛德也。然謙固吉德,而君道則不可一於用謙,必用侵伐,使威德並著,然後盡君道之宜。蓋三以一陽處衆(zhòng)隂之間,有統(tǒng)衆(zhòng)行師之象,五爲(wèi)之君,上爲(wèi)之應(yīng),故二爻有侵伐行師之辭,亦以救柔謙之過,以爲(wèi)處謙之法。

象曰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
謙至九三,萬民服矣。豈五之謙德如此,猶有不服者邪?蓋服九三者,服其有勞而能謙也。君道則不可一於用謙,故必侵伐乎謙德之所不能服者,然後爲(wèi)宜也。

上六,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

謙、豫,反對卦也,皆以一陽爲(wèi)成卦之主。謙之上即豫之初,豫之初曰鳴豫,以應(yīng)四也。此曰鳴謙,豈非以應(yīng)三乎?上六以柔居柔,處謙之極,而退居無位之地,本謙退之至者。然三爲(wèi)成卦之主,得時得位而獨與之應(yīng),故上六不得遂其謙退之志而發(fā)於聲,故曰鳴,鳴其謙退而未得之志也。然已愈退而人愈歸,故利用行師。但謙而處柔,志終不遠(yuǎn),故止利於征巳邑國以自治而已。坤爲(wèi)邑國,三有統(tǒng)衆(zhòng)行師之象。

象曰鳴謙,志未得也,可用行師征邑國也。

凡人得其所欲,與不得其所欲者,誠積於中,必發(fā)於外,故曰鳴。二之鳴,得其所欲,故曰中心得。上之鳴,不得其所欲,故曰志未得。以謙退未得之志,終不在遠(yuǎn),故用行師,止可以自治於內(nèi)也。

×關(guān)閉
微信二維碼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古丈县| 利津县| 萨嘎县| 无棣县| 内江市| 建阳市| 化州市| 阿城市| 定州市| 乐清市| 吴旗县| 西乡县| 辽阳市| 晋中市| 武夷山市| 桓台县| 班戈县| 温州市| 福鼎市| 宁南县| 兴安县| 华宁县| 错那县| 仁布县| 虞城县| 清河县| 同江市| 石景山区| 常德市| 诸暨市| 梁平县| 海淀区| 郁南县| 德保县| 新巴尔虎右旗| 双桥区| 仁布县| 六枝特区| 株洲县| 浦东新区| 宜章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