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,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1页,97久久精品,精品理论电影

【周易十翼】坤卦文言傳-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讀周易記》

[宋]方寔孫| 易經(jīng)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【周易十翼】坤卦文言傳-[宋]方寔孫撰《淙山讀周易?卷一》

文言曰:坤至柔而動(dòng)也剛,

伊川曰:動(dòng)剛,故應(yīng)乾不違。

至靜而德方。坤體至柔,應(yīng)乾而動(dòng),故其動(dòng)也剛。唯應(yīng)乎乾而不妄動(dòng),故見其至靜而德方也。繫辭曰:坤,其靜也翕,其動(dòng)也闢。是靜中有動(dòng)也。說卦曰: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是柔中有剛也。或謂坤道專是柔靜,則誤矣。曰動(dòng)曰方,六二爻當(dāng)之,故象曰:六二之動(dòng),直以方也。

後得主而有常

伊川曰:隂之道不唱而和,故居後為得而主。利成萬物,坤之象也。

潘氏曰:主謂乾也。

含萬物而化光

伊川曰:念容萬類,其功化光大也。

後得主而有常,即卦曰後得主,利,彖曰後順得常也。坤得乾為主,乃可含萬物而化光,是含宏光大也。六二爻曰地道光也,是六五主之於其上也。

坤道其順乎?承天而時(shí)行。

伊川曰:承天之施行不違時(shí),贊坤道之順也。

坤順也。坤道其順乎?承天而時(shí)行,春夏秋冬無時(shí)而不順也。坤卦下三爻是言坤道順於下也,上三爻是言坤道上承天而順行也。由此而觀,則知君猶天也。臣順乎君,是坤道也;君順乎天,亦是坤道也。上下皆順,文王重卦所以取坤下坤上也。下文言弒逆之禍,亦可以為不順者之戒,其意微而彰矣。蓋易道有剛則有柔,有上則有下,凡屬乎健者皆乾也,凡屬乎順者皆坤也。易大人與天地合德,正當(dāng)合乾坤卦而並觀之。或謂坤無君道,遂使後世人主不知以坤順為美德,甚至有以強(qiáng)明而自任者,則誤矣。

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

伊川曰:天下之事,未有不由積而成。家之所積者善,則福慶及於子孫;所積不善,則災(zāi)殃流於後世。其大至於弒逆之禍,皆因積累而至,非朝夕所能成也。

石氏曰:餘慶、餘殃,勸戒臣子也。

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,由辯之不早辯也。易曰:履霜,堅(jiān)氷至。蓋言順也。

伊川曰:霜而至於氷,小惡而至於大,皆事勢(shì)之順長也。

此因上文坤道其順乎,承天而時(shí)行而言也。積善者,是順天也,必有餘慶;積不善者,是逆天也,必有餘殃。曰必有者,是善惡積而為禍福,在天者難必,在人者可必也。曰有餘者,是禍福亦要終而後見也,彼弒其君父,是不順之極也,不畏君父,亦不畏天殃乎?由來者漸,非一朝夕辨,不早辨,是責(zé)臣子之不能早辨義也。君雖不仁,臣不可以不忠;父雖不慈,子不可以不孝。凡為臣子者,能早辨此,則知易曰:履霜,堅(jiān)氷至。蓋言隂順在下之道,天殃可畏,尤甚於畏天寒也,必尤弒逆之事矣。文言所謂順者,即象所謂馴致其道也,豈果以堅(jiān)氷比大惡哉?蓋霜與堅(jiān)氷,是天地間之所不能無,非若弒逆之禍,是天地間之所不容有也。

直其正也,方其義也。君子敬以直內(nèi),義以方外,敬義立而德不孤。直方大,不習(xí)無不利,則不疑其所行也。

伊川曰:直言其正也,方言其義也。君子主敬以直其內(nèi),守義以方其外。敬立而內(nèi)直,義形而外方。義形於外,非在外也。敬義既立,其德盛矣。不期大而大矣,德不孤也。無所用而不周,無所施而不利,孰為疑乎?

《?問》:敬義何別?曰:敬只是持己之道,義便知有是有非。順理而行,是為義也。

龜山曰:敬與義本無二,所主者敬,而義自此出焉,故有內(nèi)外之辨。其實(shí)義亦敬也,故孟子言義曰:行吾敬而已。

直即正也,方即義也。又曰敬以直內(nèi),是六二臣道以直為正,亦當(dāng)主敬以直於內(nèi),不欲悻悻於外以為直,亦是義以方外也。敬義立,則六五應(yīng)之於上,而德愈不孤矣。故六二得以行其直方大之志,而上不見疑也。

隂雖有美,含之以從王事,弗敢成也。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。地道無成,而代有終也。

伊川曰:為下之道,不居其功,含晦其章美,以從王事,代上以終其事,而不敢有其成功。猶地道代天終物,而成功則主於天也。妻道亦然。

六二爻象曰:地道光也。是坤卦下二爻屬乎地也。六三文言,則以妻道、臣道與地道而互言之,是坤卦六三為人文,亦不專言地也。

天地變化,草木蕃;天地閉,賢人隱。易曰:括囊,無咎無譽(yù)。蓋言慎也。

伊川曰:四居上近君,而無相得之義,故為隔絶之象。天地交感,則變化萬物,草木蕃盛,君臣相際而道亨。天地閉隔,則萬物不遂,君臣道絶,賢者隱遯。四於閉隔之時(shí),括囊晦藏,則雖無令譽(yù),可得無咎。言當(dāng)謹(jǐn)自守也。

六三、六四皆為人爻,獨(dú)於六四言賢人者,是賢人出處關(guān)係天地,又在於衆(zhòng)人之上也。

君子黃中通理

伊川曰:君子文中而達(dá)於理。

正位居體

潘氏曰:位,大君之位;居體,得為君之體。

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(fā)於事業(yè),美之至也。

伊川曰:美積於中,而通暢於四體,發(fā)見於事業(yè),德美之至也。

坤卦上三爻是言坤道上承天而順行,故文言於六四爻曰天地變化草木蕃,於上六爻曰天元而地黃,皆以天地而並言也。獨(dú)於六五言君子正位而不言天地者,是六五爻為天地之正位,不待言而知也。六五在上,正位居體,知有上則有下,故能以虛中為美,而下應(yīng)於六二之大臣,委任股肱,使得以展布事業(yè),是美在其中,暢於四支,發(fā)於事業(yè),所以為美之至也。隂雖有美,含之以從王事,獨(dú)於六五言美者,是五為君位,美當(dāng)歸於君也。

隂疑於陽,必戰(zhàn)。

伊川曰:隂既盛極,與陽僭矣,是疑於陽也。不相從則必戰(zhàn)。

為其嫌於無陽也,故稱龍焉

伊川曰:卦雖純隂,恐疑無陽,故稱龍。

童溪曰:天道不可一日而無陽,天下不可一日而無君子,故稱龍。於盛隂之時(shí),存陽道也。猶未離其類也,故稱血焉

伊川曰:雖極盛,不離隂類也,而與陽爭,其陽可卻,故稱血。

夫玄黃者,天地之雜也

伊川曰:隂既盛極,至與陽爭,雖陽不能無傷,故其血玄黃。玄黃,天地之色,謂皆傷也。

京氏曰:皆戰(zhàn)而傷,故其血玄黃,而為天地之雜。至於陽終勝隂,隂不勝陽而退,則隂陽各反其所也,所以終之以天玄而地黃。

天玄而地黃

西溪曰:天玄地黃,千歲之日自不相紊,見得大聲極亂之後,天地定分終不可易。

上六隂已極盛,疑於與陽為敵,則必戰(zhàn)。曰疑者,未必有是事也。曰必戰(zhàn)者,嫌其隂盛,必有無陽之心也,故稱龍焉,欲存陽也。然隂陽相薄,當(dāng)未離其類之時(shí),其血玄黃,猶是天地之雜。若已離其類,則天玄地黃,截然上下,乾陽用事,坤隂聼命,復(fù)何疑乎?此周易之所以先乾而後坤也。說卦謂坎為血,震為玄黃。屯卦震下坎上,繼於坤上六爻之後。或謂乾坤相薄,而人生其中,屯為人道,經(jīng)綸上下,所以救其道之窮也,故終之曰天玄而地黃。天順於上,人順於中,地順於下,是易之道也。坤卦亦曷嘗不言天哉?繫辭曰:易之為書也,廣大悉備,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或謂坤卦專言地道,則誤矣。

淙山讀周易卷一

<經(jīng)部,易類,淙山讀周易>

×關(guān)閉
微信二維碼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沈丘县| 河东区| 徐水县| 比如县| 夏河县| 汾西县| 德化县| 阜阳市| 武胜县| 拜泉县| 年辖:市辖区| 宣化县| 建始县| 修武县| 洪湖市| 古蔺县| 辽阳县| 都安| 浏阳市| 青海省| 屏东市| 博乐市| 黔西| 宝鸡市| 周至县| 江永县| 遂昌县| 吉隆县| 崇义县| 浙江省| 兴海县| 陆丰市| 辽宁省| 汉沽区| 东平县| 彩票| 霍邱县| 东源县| 平南县| 古浪县| 平顺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