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蒙】初六?
【譯】初六?
注釋: ⑴“發” 啟發;開導。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不憤不啟,不排不發。”
⑵“利用”謂物盡其用;使事物或人發揮效能。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正德,利用,厚生,惟和。”
“刑人”受刑之人。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勞役的奴隸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市》:“國君過市,則刑人赦。”?
⑶“用”使用,采用。《周禮·小司徒》:“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。”
⑷“說”用言語解說,開導,說明。《墨子·經上》:“說所以明也。”
⑸“桎梏”zhìgù古代木制手銬。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鮑叔牙迎受管仲,及堂阜而脫桎梏。”
⑹“以”表示結果,有“因而”的意思。《韓非子·奸劫弒臣》:“孝公得商君,地以廣,兵以強。”
⑺“往”從前,過去。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告諸往而知來者。”
⑻“吝”恥辱。《后漢書·楊震傳》:“三后成功,惟殷于民,皋陶不與焉,蓋吝之也。”
【蒙】初六 象曰?
【譯】象?
注釋:⑴“以”認為。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我以日始出。”
⑵“正”正當,合適。《論語·子路》:“名不正則言不順。”
⑶“法”方法,作法。《孫子·九變》:“凡用兵之法,全國為上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