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隨】九四 隨⑴有⑵獲⑶,貞⑷兇。有⑸孚⑹在⑺道⑻以⑼明⑽。何⑾咎?
【譯】九四?
注釋:⑴“隨”追逐;追求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當此時也,隨荊以兵則荊可舉。”
⑵“有”yòu 通“又”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國。”
⑶“獲”獵獲物;捕獲物。《墨子·大取》:“意獲也,乃意禽也。”孫詒讓間詁:“言獵者求獲,欲得禽也。”
⑷“貞”《康熙字典》又《釋名》貞,定也。精定不動惑也。
⑸“有”詞綴。附著在動詞、名詞、形容詞前,相當于詞綴,無實際意義。《荀子·議兵》:“舜伐有苗……湯代有夏。”
⑹“孚”通“付”(給與;交給;托付。)。《尚書·高宗肜日》:“民有不若德,不聽罪。天既孚命(“孚命” 授命。),正厥德。” 周秉鈞注:“孚,《漢石經》、《漢書·孔光傳》均作‘付’……言民有不善之德,不順之罪,天已付命正其德矣。”
⑺“在”善于;擅長。《墨子·大取》:“圣人不為其室臧之,故在于臧。”
⑻“道”技藝;技術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凡有道者,有德者,使教焉。”鄭玄注:“道,多才藝。”
⑼“以”連詞。表承接。層層遞進。更,又,而且。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:“夫夷以近,則游者眾;險以遠,則至者少。”
⑽“明”高明。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明君知臣,明父知子。”
⑾“何”哪里。唐賀知章《回鄉偶書》:“笑問客從何處來。”
【隨】九四?
【譯】象“追逐野獸又要依從心愿將其捕獲,”這種任務理應是兇險的。“交給他這項任務時就因為他擅長捕獵技術而且很高明。”是說他的技術精良。
注釋:⑴“其”代詞。這(種),那,其中的。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虞常等七十馀人欲發,其一人夜亡,告之。”
⑵“義”《漢語大詞典》理應。《易·需》:“彖曰:需,須也,險在前也,剛健而不陷,其義不困窮矣。”高亨《周易大傳今注·需》“附考”:“《易傳》常以義為宜。義、宜古通用。《旅·象傳》曰:‘以旅在上,其義焚也。’《釋文》:‘一本作宜其焚也。’此本書義、宜通用之證。”
⑶“功”精良。《呂氏春秋·誣徒》:“不能學者,從師苦而欲學之功也,從師淺而欲學之深也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