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接:是故《易》者,象也;象也者,像也。彖者,材也;爻也者,效天下之動者也。是故吉兇生而悔吝著也。?
【正文】陽卦多陰,陰卦多陽,其故何也?陽卦奇,陰卦耦。其德(1)行(2)何也?陽(3)一君而二民(4),君子(5)之道(6)也。陰(3)二君而一民,小人(7)之道也。
【譯文】陽卦中占多數的是陰爻,陰卦中占多數的是陽爻,其中的原因在何處呢?陽卦中陽爻為單數,陰卦中陽爻為雙數,其中的善美規律在何處呢?陽卦一個陽爻為君,兩個陰爻為臣,這是人格高尚者的主張;陰卦兩個陽爻為君,一個陰爻為臣,這是見識短淺者的主張。
注釋:(1)“德”《正韻》凡言德者,善美,正大,光明,純懿之稱也。《詩經·大雅》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
(2)“行”常軌,規律。《詩經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日月告兇,不用其行。”
(3)“陰陽”君臣。《楚辭?九章·涉江》:“陰陽易位,時不當兮。”王逸注:“陰,臣也。陽,君也。”
(4)“民”上古指臣,在官位者。《墨子?尚賢中》:“今王公大人,亦欲效人,以尚賢使能為政,高予之爵而祿不從也。夫高爵而無祿,民不信也。”
(5)“君子”指地位高的人,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君子博學。”
(6)“道”學說,主張。《論語·里仁》:“吾道一以貫之。”
(7)“小人”人格卑鄙或見識短淺的人。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