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緩⑴必⑵有⑶所⑷失⑸,故受之以《損》⑹。
【譯】生活恢復到正常狀態肯定會逐漸富足起來,百姓富足了就要向邦國繳納稅賦而失去一部分財富,所以承接《解》的用《損》卦。
【注釋】⑴“緩”恢復,恢復正常狀態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三:“在冰涼的地上爬伏了好大半天,他才緩過氣來。”
⑵“必”肯定;斷定。《韓非子·顯學》:“無參驗而必之者,愚也。”
⑶“有”多;豐收;富足。《詩經·小雅·魚麗》:“君子有酒,旨且有。”
⑷“所”用在動詞之前,構成名詞性的詞組,指代人或事物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管仲,曾西之所不為也。”
⑸“失”失掉;丟失。《論語·陽貨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”
⑹“損”減少,減少百姓的。《老子·四十二章》:“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。”《易·損·彖》損,損下益上。(下:百姓。)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