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需】上六,入⑴于⑵穴⑶,有不速⑷之客三⑸人來,敬⑹之⑺終⑻吉⑼。
【譯】上六?
注釋: ⑴“入”特指入門;在家。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蓼莪》:“出則銜恤,入則靡至。”
⑵“于”助詞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孝于惟孝,友于兄弟,施于有政。”
⑶“穴”穴居。蕭統(tǒng)《文選序》:“冬穴夏巢之時,茹毛飲血之世。”
⑷“速”招請。張衡《南都賦》:“從速遠(yuǎn)朋,嘉賓是將。”
⑸“三”表示多數(shù)或多次。《戰(zhàn)國策》:“魯仲連辭讓者三。”
⑹“敬”恭敬,尊重。《禮記·曲禮》:“毋不敬何允。”注:“在貌為恭,在心為敬。”
⑺“之”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,相當(dāng)于他、她、它、他們。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,遇之。”
⑻“終”始終,總。表始終全過程。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:“愿終守之。”
⑼“吉”善(好,美好。),美。《禮記·曲禮》:“吉事先近日。”
【需】上六 象曰:“不速之客來,敬之終吉”,雖不當(dāng)⑴位⑵,未⑶大⑷失⑸也。
【譯】象?
注釋: ⑴“當(dāng)”擔(dān)任;充當(dāng)。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羈旅之臣幸得免負(fù)擔(dān),君之惠也,不敢當(dāng)高位。”
⑵“位”官爵,職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以位,則子君也,我臣也。”
⑶“未”副詞。表示否定。相當(dāng)于“不”。《儀禮·鄉(xiāng)射禮》:“眾賓未拾取矢。”注:“未,猶不也。”
⑷“大”《漢語大詞典》善;好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王曰:‘大哉言矣,寡人有疾,寡人好勇。’”
⑸“失”放棄。《漢書·高帝紀(jì)上》:“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,后有強宛之患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(zhuǎn)載,由趙庚白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于新浪博客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
上一章節(jié)
下一章節(ji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