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臨】六四 至⑴臨⑵,無⑶咎⑷。
【譯】六四?
注釋:⑴“至”通“制”。制度。《荀子·正論》:“夫是之謂視形埶而制械用,稱遠近而等貢獻。是王者之至也。”
⑵“臨”從上面到下面來。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信嘗過樊將軍噲,噲拜迎送,言稱臣,曰:‘大王乃肯臨臣。’”
⑶“無”不,表示對動詞或形容詞的否定。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臣是以無請也。”
⑷“咎”表示相違背。違背人的心愿。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天降之咎。”
【臨】六四 象曰 至臨無咎,位⑴當⑵也。
【譯】象?
注釋:⑴“位”特指天子或王侯之位。《公羊傳?文公九年》:“即位矣,而未稱王也。未稱王,何以知其即位?以諸侯之逾年即位,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。”
⑵“當”適合,適當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故非我而當者,吾師也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載,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,轉載請聯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