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同人】九四 乘⑴其⑵墉⑶,弗⑷克⑸攻⑹,吉。
【譯】九四?軍兵登上敵方的城墻,又不將其全城攻下,吉祥。
注釋: ⑴“乘”登。《史記·高帝紀(jì)》:“淮陰侯復(fù)乘之。”
? ? ? ⑵“其”根據(jù)情況所指的、提到的或認(rèn)為的那個(gè)(人、物、意思或時(shí)間)的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其日牛馬嘶,新婦入青廬。”
? ? ? ⑶“墉”城墻。《說文》:“墉,城垣也。”
? ? ? ⑷“弗”不。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澭水暴益,荊人弗知。”
? ? ? ⑸“克”攻下,戰(zhàn)勝,打敗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?”
? ? ? ⑹“攻”進(jìn)攻,攻打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》:“寬則兩軍相攻。”
?
【同人】九四 象曰 乘其墉,義⑴弗克也,其⑵吉,則⑶困⑷而⑸反⑹則⑺也。
【譯】象?軍兵登上敵方的城墻,合乎正義的做法是不將其全城攻下;這樣做所以吉祥,就是有圍困能夠迫使其反叛的法則。
注釋: ⑴“義”合乎正義的。《墨子·公輸》:“義固不殺人。”
? ? ? ⑵“其”代詞。這(種),那,其中的。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虞常等七十馀人欲發(fā),其一人夜亡,告之。”
? ? ? ⑶“則”副詞。就是。(加強(qiáng)肯定語氣。)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:“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?”
? ? ? ⑷“困”被圍困。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困獸猶斗,況人乎?”
? ? ? ⑸“而”通“能”能夠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(xùn)》:“行柔而剛,用弱而強(qiáng)。”
? ? ? ⑹“反”反叛。《史記·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日夜望將軍至,豈敢反乎!”
? ? ??⑺“則”準(zhǔn)則,法則。《管子·七法》:“變也,謂之則。”(法則:規(guī)律。)
聲明:本文系轉(zhuǎn)載,由趙庚白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于新浪博客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