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有】六五 厥⑴孚⑵交⑶如⑷,威⑸如吉。
【譯】六五?鄰國也獲得豐收,他們兩國之間的信任同時出現(xiàn),這對于正在守衛(wèi)邊防的軍隊來說是吉祥的。
注釋: ⑴“厥”其,他的,他們的。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遭世罔極兮,乃隕厥身。”
? ? ? ⑵“孚”相信,信任。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文王》:“萬邦作孚。”
? ? ? ⑶“交”交加,同時出現(xiàn)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鱄設(shè)諸寘劍于魚中以進,抽劍刺王,鈹交于胷,遂弒王。”
? ? ? ⑷“如”詞的后綴,表示壯態(tài)。《漢書·石奮傳》:“子孫勝冠者在側(cè),雖燕必冠,申申如也。”
? ? ? ⑸“威”古代軍事編制單位。百戶為“威”。《南疆逸史》:“設(shè)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五所,每軍百戶曰威。”
?
【大有】六五 象曰 厥孚交如,信⑴以⑵發(fā)⑶志⑷也。威如之吉,易⑸而⑹無⑺備⑻也。
【譯】象?“他們兩國之間的信任同時出現(xiàn)。”相互信任認為就可以披露自己的志向了。“正在守衛(wèi)邊防的軍隊吉祥。”是說國家邊界就不必戒備了。
注釋: ⑴“信”信任。《史記·蘇武傳》:“且單于信女,使昫人死生。”
? ? ? ⑵“以”以為,認為。《墨子·公輸》:“臣以王之攻宋也,為與此同類。”
? ? ? ⑶“發(fā)”披露。《韓非子·制分》:“發(fā)奸之密、告過者,免罪受賞。”
? ? ? ⑷“志”心意,志向。《尚書·舜典》:“詩言志,歌永言。”
? ? ? ⑸“易”通“埸”。邊界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觀國之治亂臧否,至于疆易而端已見矣。”
? ? ? ⑹“而”表示順接,即連接的兩部分在意義上是并列、承接或遞進關(guān)系。可譯作:就,并且,有時也可不譯。《荀子·勸學》:“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。”
? ? ? ⑺“無”不必,不值得。方荀《獄中雜記》:“渫惡吏忍于鬻獄,無責也。”
? ? ??⑻“備”防備,戒備。《史記·項羽本記》:“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。”
聲明:本文系轉(zhuǎn)載,由趙庚白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于新浪博客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趙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